13641824105

张江高科技园区概况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以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两大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张江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至2004年4月底,园区完成开发面积17平方公里,吸引投资额108亿美元,注册企业达3168家,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人民币。技术、资金、市场在园区有了畅通的互动渠道,“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和创业氛围逐渐形成。

经过近12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三大国家级基地(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创业基地)的框架,形成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软件三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形成由罗氏、阿莫仙、葛兰素史克、先锋药业等42个国内外一流药厂组成的产业群体,引进中科院药物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发中心等31家研发机构,以及以12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创业群体。信息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计算机和通讯、光电子、信息安全、银行卡产业共同发展。随着中芯、宏力和贝岭等晶圆制造项目落户园区,已有80家芯片设计公司、3家硅片制造公司、13家光掩膜和封装测试企业、11家研发教育机构,以及34家配套及设备供应公司积聚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链在张江初步构成。经过几年的努力,面积12万平方米的浦东软件园已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3年成为5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之一,规划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一大批知名软件企业进驻园区:如微软、花旗、毕博、SONY、京瓷,银联、金蝶、东软、Tata、Infosys、Satyam;“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已经展现。科技创业基地建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突出创新创业功能,一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

“十五”期间,园区将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功能的国内一流高科技园区。用十年时间,建成世界知名的科学园区。在2010年前后,建设成为世界级的高科技园区。

张江高科技园区区位优势

张江高科技园区投资环境



地形和地质条件:
园区范围内地势较为平坦,地面平均高程4.0m左右,地表水常年控制在2.6m-2.8m。园区范围内浅基础持力层的容许承载力一般为90KPa-100KPa,硬土层在地面以下25米左右,砂层在29米左右。如采用0.4′0.4桩尖埋深27米左右的预制方桩,其单桩垂直容许承载力一般为800KN-950KN;如采用0.4′0.4桩尖埋深31米左右的预制方桩,其单桩垂直容许承载力一般为1,100KN-1,300KN;如采用0.4′0.4桩尖埋深34米左右的预制方桩,其单桩垂直容许承载力一般为1,600KN-1,900KN。
根据大量水质分析报告和水土污染分析结果,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水土无污染。从工程地质条件而言,园区处于上海市良好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
一、道路

园内与内环线相连,距南浦大桥3.6公里,距市中心人民广场13公里,距外滩商务区9公里,经市区主干线可直达机场、港口、火车站、商业中心。园内北面的龙东大道是连接内环线和浦东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西面的罗南大道是连接内环线和外环线主干道路。
二、机场
园内距虹桥机场25公里,距离浦东国际机场21公里。30分钟左右的车程便可抵达两机场。
三、港区
外高桥港区距园内25公里 ,距上集装箱码头30公里。航线性遍及国内外,覆盖面广且密集,是中国最大的港口。
四、火车
园内距上海火车站17公里。上海有一百多条客货线路,从上海火车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城市级香港特区。
五、地铁
地铁二号线从虹桥机场途经张江到浦东国际机场,其中一期工程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中山公园,中途有世纪公园、东方路、陆家嘴、南京路、人民广场、静安寺等站并在人民广场与地铁一号线交汇;中山公园站可换乘轻轨明珠线。为园内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供水:园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均采用上海自来水公司循环网供水,园区内铺设输、配水管管径为Φ300mm - Φ800mm,园区现为20.63万立方米,最大时每小时15,000立方米,地区服务压力156Kpa(1.5Kg/m2)。水质符合GB5749-85国家饮用水标准。
供电:园区电力由华东电网调度供电,园区内规划配置220KV变电站三座,配置35KV变电站二十一座。目前园区已建成220KV变电站二座(龙东站和张二站)和35KV变电站三座,另现正在微电子产业基地(二期)内新建一座220KV变电站。园区供电参数为:
● 电压误差范围:在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值的10%;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 - -7%;220V单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 - -10%。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用户受电端的电压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 -10%。
●供电频率:50Hz。在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的供电频率允许偏差为+0.2Hz - -0.2Hz,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的供电频率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0Hz - -1.0Hz。
● 供电等级
低压供电:用户单相用电设备总容量在10KW及以下的,可采用低压单相220V供电。用户用电设备总容量在350KW以下或最大需量在150KW以下的,可采用低压三相四线380V供电;
10KV供电:用户用受电设备总容量在6,300KVA以下的,采用10KV电压供电;
35KV供电:用户用受电设备总容量在6,300KVA至40,000KVA的,采用35KV电压供电;
110KV及以上供电:用户受电设备总容超过40,000KVA的,采用110KV及以上电压供电;
供电容量的界限在特殊情况下,可作适当变动。
通讯:园区内规划终局容量6 - 8万门的电话局房二座,2 - 3万门电话局一座。园区内已有一座60,000线的电话交换中心投入使用,可提供多种通讯服务,包括电子信箱、PDS综合布线、租用专线、可视图文、无线寻呼、移动通讯、用户传真、卫星通讯、数据通讯等服务,园区已建成光缆环网供进驻企业使用。园区正在建设园区内的宽带网-张江新网,该网可以提供10M/100M/1Gbps接入带宽,拥有高速的Internet出口。
蒸汽:园区实施集中供热,已建成热力蒸汽站二座,一座蒸汽输出量为30蒸吨/小时,最高可达60蒸吨/小时,蒸汽出口压力1.6Mpa,蒸汽温度250℃;另一座蒸汽输出量为40蒸吨/小时,蒸汽出口压力2.5Mpa,蒸汽温度400℃。同时园区将根据微电子产业区要求新建热力蒸汽站。
雨水排放:园区规划8个雨水排放系统,目前已经建成雨水泵站3座和完善的排水管道系统,已建成的泵站总排水能力为44.04立方米/秒,目前服务区域面积为6.24平方公里,园区道路下已经铺设Φ600mm-Φ2,400mm等八种规格的雨水排放管道。
污水排放:园区已经建成两座污水泵站,最大排水能力为2,504L/S,平均排水能力为1,926L/S(即每天排放能力为166,406立方米),污水由泵站输送至上海市南区污水总管至白龙港集中处置。区内污水排放企业应结合总量控制的要求,污水排放执行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其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第一类污染物执行该标准中(表2)的排放浓度,第二类污染物执行该标准中(表4)的二级标准,以及部颁《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
供气:园区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管网与浦东新区大市政管网接通,采用用户调压的二级制供气方式。天然气采用1.5-0.6MPa(表压)输气,0.4-0.2MPa(表压)配气。
园区教育:浦东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已有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院校近500所。此外浦东新区还设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美国学校、平和双语学校、海富幼儿园等涉外教育机构,为海外投资者服务。园区内有中芯国际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语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教育机构。
卫生:浦东新区建立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拥有中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日合资瑞东医院、中澳合资东方兰氏医院,以及仁济医院东院、华山医院浦东分院等现代化医疗机构。浦东新区在居民小区内建成了45个社区卫生保健站和13所流动医院,卫生部门还通过医疗自愿者服务网络,进行家庭医生热线电话和出诊等服务。园区拥有东方医院派驻园区的诊所。
文化娱乐:园区内建有餐饮服务中心、包括游泳池和网球场在内的休闲体育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园区北面建有一流的汤臣上海浦东高尔夫球场。园区周边还建有国际保龄球馆、源深体育中心、浦东游泳馆、浦东棒垒球场、浦东新区图书馆、东方艺术中心、东上海科技城、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及世纪公园等设施。
公共住宅:园区已建设创业公寓、汤臣豪园、胡姬花园,将建设博士后公寓和宾馆,主要为园区创业者提供各种中高档酒店式的居住环境。园区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联洋、花木、陆家嘴、金桥、张江镇等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各种高、中、低档配套住宅区,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员工住宅需求。
商业设施:园区内已建设小型的超市、美容美发、洗衣房以及银行等商业设施,正在建设地铁站商业中心、宾馆等设施。从园区乘坐地铁二号线至浦东张扬路和上海市南京路等商业中心,只需10至20分钟。

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导向

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通讯、信息安全、光电子等产业。至2001年底,园区已引进320个项目,其中信息技术项目153个,总投资额超过50亿美元,建成投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软件产业园,集中了占全上海市1/4的IC设计公司。
1、集成电路
以集成电路晶元制造和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为重点,推动光掩膜、封装、测试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带动园区及周边区域内的能源、气体、运输、设备生产和维护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集聚,形成园区集成电路产业链。
目前,园区已引进和投资组建了65家集成电路企业,其中晶元制造企业3家,芯片设计28家,光掩膜和封装测试企业7家,研发教育机构7家,配套服务企业20家,初步形成了以晶元制造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创新链。如中芯国际(一期总投资14.76亿美元)、上海宏力(一期总投资16.03亿美元)、上海贝岭(一期总投资3亿美元)已在园区开工建设五条接近当今世界集成电路主流技术的芯片生产线。同时,光掩膜项目-Photronics(总投资3亿美元),泰隆半导体(总投资4亿美元)、威宇科技(总投资3亿美元)及阿法泰克公司(总投资7500万美元),芯片设计项目-威盛、ISSI、华虹微电子等均已落户园区。

2、软件:至2001年底,园区已集聚了近百家软件企业,2001年产值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
●上海浦东软件园:规划面积为0.42平方公里
●以软件开发、芯片设计、信息安全和系统集成作为发展重点;
●建立信息产业的研发基地和孵化创业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信息技术研发机构和公共的信息技术开放实验室,形成具有研究开发、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信息产业群体;
●建立我国的软件出口联盟和出口基地,吸引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
随着软件园二期的竣工投运,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国内的大型应用开发软件公司,如花旗银行亚太区研发中心、Sony软件开发中心、Satyam公司、Synopsys公司及中国银联研发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等纷纷落户张江。
●国家信息安全基地:规划面积为0.28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规划建设成为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生产制造、评测认证、市场开拓和资金支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的信息安全产业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
至2001年底,园区已引进116个生物医药项目。
重点发展领域:基因工程、组织工程、生物医药材料、天然资源药物、生物技术、制剂,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及产业化。
● 列2000年世界医药企业销售额前20位的企业已有4家进驻园区,即三共药业(总投资5900万美元)、罗氏制药(总投资4500万美元)、葛兰素史克(总投资3660万美元)、勃林格殷格翰(总投资2900万美元)。
● 引进和扶持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机构,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的新药创新体系,如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等;
● 上海中医药大学及曙光医院为园区提供人才及新药临床试验的保障;
● 专业服务:CRO药物开发临床服务机构、通用GMP生物医药孵化基地。
技术创新与研发
  园区视技术创新为灵魂,重视创新、研发项目的引进。将依托技术创新机制、信息网络、科技成果、风险投资和中介服务,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建成智力密集的科研教育、创新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目前园区已开发了五大创业孵化器:
●上海浦东软件园 ●浦东火炬创业园 ●张江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
●高校科技产业园、高校(浦东)重点实验室 ●海外创新科技园
在入驻园区的457家企业中,创新创业企业占总数的50.1%。如GE研发中心、联想集团华东研究院、中兴通讯华东研究院、东软研发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上海)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研发中心、中国科技大学研发中心等国内外著名的研发机构均已入驻园区。

张江高科技园区

一、 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
1. 在园区内经批准成立的市属科研开发机构所进口的如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用的分析、测量、检查、计量等所需的仪器、仪表及附件为科研提供必要的实验室设备(不包括中试设备),计算机工作站,化学、生化和医疗实验用材料,科学实验用的医疗仪器及其附件等均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 对园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和国内投资项目进口的生产设备(包括中试设备)、仪器仪表,环保装置、技术资料以及随设备进口技术及数量合理的配套件、备件等,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在2000年年底之前,园区内的企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技术中心还可享受科研机构的各项关税优惠政策。
3. 对已设立的鼓励类和限制乙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简称五类企业),利用投资总额以外的自有资金,在院批准的生产经营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 对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在投资总额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和性能不能满足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5. 对园区内的企业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6. 园区内中资企业可享受浦东新区自用进口物资税收宪征后返优惠政策。
7. 区内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如可同时使用几项优惠政策,海关以最优惠政策执行。
二、海关配套优惠措施
8. 海关对园区内规模大、资信好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进口货物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安排通关事宜。对科研、生产急需的特殊货物,视情凭保函放行,进口后再办理销保手续。
9. 海关优先安排与园区内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实行计算机联网,实行EDI保管。
10. 海关优先安排园区内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的A类企业评审事宜。对认定的A类企业海关给余其进口货物“先放行、后征税”;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不实行保证金“实转”或银行保证金台帐;特殊情况凭保证函放行一系列优惠措施。

13641824105
李经理
 发送短信